著名法學家德沃金在他的名著《法律帝國》中,曾這樣描述法官形象:“在法律鑄造的帝國里,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而法官則是帝國的王候”,我對此贊嘆不已,同時也對崇高而威嚴的法官職業油然產生了幾多神圣,幾多向往。每個人的信仰不同,信仰一個政黨,信仰一份職業,這就是人生最高尚的追求。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值得信仰,法官這份職業之所以被追求,就是因為我們心中有信仰,這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這是對黨和人民的無限熱愛。
從穿上法官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們與責任、與奉獻、與使命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法官,在鮮紅的黨旗下,他們履行著共產黨員神圣的義務和職責,塑造著新時期光輝的形象,他們為了安陽縣人民法院的司法事業,經年累月地工作在審判第一線!
歲月的長河悠悠流淌,榜樣的精神代代相傳,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共產黨員,一位又一位我們的人民法官,以自己對審判事業的赤誠奉獻,在老百姓心中鑄就了一座又一座不朽的豐碑,他們在公正審判中揮灑自己的汗水,在默默無聞中奉獻自己的青春,歲月染白了他們的雙鬢,皺紋爬上了他們的額頭,而他們卻在審判崗位上撐起了一片公平與正義的湛湛青天!
法槌起落,案卷翻飛,一次次鐵案封塵,沒有喝彩,沒有鮮花,也沒有掌聲,這就是法官,一個神圣而莊嚴的職業,這就共產黨員一個不辱使命的稱號。這一職業,這一稱號,背負著法律的尊嚴,肩扛著社會的公正,是社會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線!
為什么,手中的法錘如此沉重?只因為,錘起錘落,錘錘都與百姓相連;為什么,胸前的天平總在心間?只因為,天平兩端,天天托起一方平安;法庭上,年過半百的鄭和平,為了準時開庭,早日結案,在大病未愈時,就不顧個人安危,如期坐在審判臺前。您可知道,多少瀕臨破碎的家庭經過他的耐心調解最終重歸于好;工作中,執行干警們勇挑重擔,攻克執行堡壘,救活了企業,保護了弱者,譜寫了司法為民新篇章。您可知道,多少次他們風餐露宿、披星戴月、日月兼程、千里執行而顧不上家庭;掌聲里,十佳法官張永平、李保明舍身敬業 ,勇創佳績,榮譽背后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付出的艱難。您可知道,多少天,他們晝夜開庭、挑燈破卷,透支生命,為經濟發展而忘我工作!
有這樣一位法官,用人民的情懷,贏得了群眾的尊重和熱愛,這就是我院原呂村法庭庭長苗長青,他把對人民的愛,深深地融入工作中。為了無人贍養的老人,而忘記了家中年邁的父親、母親;為了他人夫妻的團圓生活,而犧牲了自己與家人團聚的溫馨;為了懲惡揚善,而不知勞累用職業良心辦理案件;他為了轄區陳市村一位70歲老人的贍養問題,八下陳市村,為老人解決后顧之憂;面對當地號稱“二公安”“二法庭”保打訴訟的一霸,他敢于當面怒斥,迫使“地頭蛇”寫下了檢討;為方便群眾,他打破常規,群眾什么時候訴訟,就什么時候接待。只要一聽到有群眾遇到困苦,他不管出個結果決不罷休……然而,他總因勞累過度,積勞成疾,在病情非常嚴重的情況下,仍忘我的工作,同事們看著他難受的樣子,勸他到醫院檢查,他卻說:"工作要緊,這是老毛病了,沒關系,沒關系……"!
此后不久,他在飯吃不下、水喝不進的情況下,不得不住進了醫院,診斷結果是癌癥晚期。醫生對家屬和同去的法院工作人員說,你們來得太晚了。對這樣的責備,在場人員心中充滿酸楚。在醫院里,他堅持讀書,床頭上擺滿了法律書籍和學習資料。他以驚人的毅力,在醫院里完成了中國法律業大的學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實踐了他“活著就要工作,死也要死在工作崗位上”的誓言。就這樣他走了,默默地離開了他熱愛的審判事業,在他病故的那一天,數百名群眾自發地到他家默哀。有一位老漢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竟從30公里外帶著全家人趕到悼念現場為其守靈……老百姓尊敬他、紀念他,是因為他執法如山,敢當人民的保護神!
雖然,我沒有與前輩一同共事,但是腦海中浮現出在前輩的彌留之際,與妻子、父母、孩子生離死別的那么一個場景,忍俊不禁、潸然淚下!
“小草無語,卻蓬勃著生機;太陽無語,卻放射著光輝;高山無語,卻體現著巍峨!蔽覀兊姆ü倬褪沁@樣,憑著對法官職業的摯愛,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在碧綠的田間,默默無聞地播種著公平,澆灌著正義,構筑著和諧,他們用公平與正義來詮釋和抒寫著人民法官的深刻內涵!
綠葉無悔,撲向大地,是報答泥土芬芳的情緣,人生苦短,精神無限,法官的情懷淡定而深遠,為了推進祖國的法治進程,我們的法官,劈波斬浪,保駕護航,永遠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