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1.13億人次參與投票評選的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54人名單公布,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助理厲莉當選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這是三屆道德模范評選以來產生的首位法官代表。(9月23日《人民法院報》)
在大多數老百姓的心目中,為他們提供司法服務的人民法官是與巍巍國法和莊嚴國徽緊緊相連的,法官們的形象亦是嚴肅的、莊重的。就在這樣的普遍認識中,法官往往給人造成一種威嚴冰冷、難以接近的表象。
然而,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務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層次的,既要體現出打擊懲治犯罪的深度,又要凸顯司法人文關懷的廣度。法院的司法服務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其目的就是實現案結事了、定紛止爭,其方式方法也必須相時而動,緊緊把握時代發展的脈絡。
通過司法服務,法官最終是要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化解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尤其是在當前群眾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參與司法活動積極性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單純的裁判已經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司法親民、便民的呼聲日益高漲。
讓司法服務不斷貼近群眾,服務民生,體現更多人文關懷,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廣大群眾對法院的客觀要求,也是法院實現自身科學發展的現實需求。就在司法親民、便民的工作實踐中,涌現出了像“愛心法官”厲莉這樣的道德模范,她兩次冒著健康風險捐獻骨髓的事跡感人至深。作為一名法官代表,厲莉用自己的愛心詮釋了司法為民的全新內涵。
嚴厲不是法官的全部,只能是一個部分。面對那些需要狠狠打擊的犯罪分子,法官就應該毫無畏懼地對其予以懲處,從而警醒每位試圖以身試法的人;面對一些丑惡的社會現象,法官就應該在法律框架內積極矯正,弘揚良好的道德風氣。
更多時候,法官則應該像厲莉一樣,做親近群眾、真情為民、著力踐行群眾路線的模范。在審判執行工作中,法官要把握好每一個工作細節,用“一聲問候、一杯熱茶、幾句貼心話”熱情接待每一位當事人,在工作中耐心地對當事人釋法明理,讓當事人對裁決結果知其然,更知所以然,從而更好地接受裁決結果,息訟服判。
同時,法官還應該認真落實各種便民利民服務機制,時刻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主動地走到群眾中去,切實了解群眾的需求疾苦,有針對性的采取便民利民工作舉措,讓便民利民服務成為人民法院司法服務的一種自覺,讓人文關懷始終體現在司法服務的每個環節之中。
此外,法官更應是良好道德風尚的傳承者和發揚者。法官處于裁判是非曲直的特殊位置,更容易被老百姓所關注,更容易被無限放大,他們的形象良好與否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對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感情態度。每一位法官都應當像厲莉一樣,將愛人助人之心延伸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用真真切切的服務展現新時期人民法官的良好風范,承擔起更多更重的歷史使命。
帶著愛心服務群眾,帶著愛心幫助他人,“愛心法官”厲莉無疑成為了每一位法官的指針與榜樣,熱愛人民、尊重人性、關懷生命的人文情懷無疑也成為了新時期人民法官必須具備的品德要素。我們期望更多的厲莉的出現,為司法服務添光加彩,書寫人民法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朽篇章。